在货物包装过程中,塑料打包带凭借其便捷性和经济性成为常用的捆扎材料。然而,若使用不当,打包带容易在货物表面留下勒痕,甚至损伤货物。尤其是对于一些表面敏感、质地较软的货物,如木质家具、高精仪器、玻璃制品等,勒痕问题更为棘手。那么,如何有效避免使用塑料打包带时对货物造成损伤呢?
合理选择打包带规格是基础。不同规格的塑料打包带宽度、厚度和拉力不同,应根据货物的重量、尺寸和质地进行选择。对于较轻且表面脆弱的货物,应选用宽度较窄、厚度较薄的打包带,这样可减少打包带与货物表面的接触压力,降低勒痕产生的概率。例如,包装陶瓷制品时,可选用宽度 12mm、厚度 0.6mm 左右的打包带。同时,要确保打包带的拉力能够满足固定货物的需求,避免因拉力不足导致货物松动,反复捆扎进一步加重勒痕 。
优化打包方式是关键。在捆扎货物时,可采用分步收紧的方式,避免一次性过度拉紧打包带。先将打包带初步固定在货物上,确保位置准确,然后逐步收紧,在达到合适的紧固程度后停止。此外,改变打包带的缠绕方式也能分散压力。对于方形货物,除了常规的十字交叉缠绕,还可采用井字交叉缠绕,将压力均匀分布在货物表面。对于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货物,可使用环形缠绕并增加缠绕圈数,避免局部受力过大 。
添加防护措施是有效手段。在打包带与货物接触的部位添加缓冲材料,能显著减少勒痕。对于纸箱类货物,可在打包带经过的地方粘贴硬纸板条;对于金属、玻璃制品等,可使用气泡膜、海绵垫包裹货物表面,再进行捆扎。此外,还可以使用打包带护角,将其安装在货物的棱角处,既能保护货物边角不被勒伤,又能增强打包带的固定效果 。
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也不容忽视。操作过程中,要避免打包带与货物表面产生摩擦和滑动,减少因摩擦导致的表面损伤。在收紧打包带时,尽量保持匀速操作,避免瞬间用力过猛。同时,确保打包带处于平整状态,不出现扭曲、折叠,否则容易在局部产生集中压力,形成勒痕 。